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联系电话

400-857-1816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重点考点

发布时间:2020-05-12 17:50:30阅读量: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是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针对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来说,主要的考点和重点在什么地方呢?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如何考核考生对于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重点考点

一、著名的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实验延迟满足实验

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些4岁的孩子带到一个家具简陋的房子里,然后给他们每人一个非常美味的软糖,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立即吃软糖,他们只能吃一个。如果你在20分钟后吃它,你将得到一个软糖的奖励,你可以总共吃两个软糖。一些孩子立即吃了糖。当其他孩子有耐心时,闭上他们的眼睛或头和胳膊睡觉,一些孩子用独白或唱歌来转移注意力和消磨时间来抑制他们的欲望,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回报。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和研究参与实验的儿童,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后续研究的结果表明,那些能够等待并最终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仍然可以等待机会,并且不会在青春期急于获得成功。他们有能力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暂时牺牲眼前的利益,也就是自我控制。然而,那些迫不及待只想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年轻时很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出现时,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必须立即满足欲望。那些能够等待的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二、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自我控制的策略。

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到父母控制方式的影响。

三、学前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儿童主体因素

1.生理因素

儿童刚一出生时,大脑皮质抑制机能很不成熟,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占据优势,儿童表现出极大的冲动性。约从4岁起,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儿童开始逐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随着儿童的皮质抑制机能的逐渐完善,儿童的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使得儿童逐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

2.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儿童对错判别能力的出现与儿童认知能力发展及认知经验有关:幼儿及学前儿童用是否受到奖惩作为判别好坏的主要标准;年纪稍大儿童有抽象的对错观念,而且开始考虑行为的意图和后果,开始看重人际间的信任,意识到为保护个人和群体的利益有必要维持某种形式的社会秩序。

(二)外在因素

1.父母控制模式

(1)专制型。这类父母要求儿童无条件服从,常使用体罚、责备及嘲笑等,使得儿童仍保持外在的道德定向,处于自我调节的依从水平,他们退缩、不友善、猜疑、易怨恨;回避同伴和新环境,男孩及女孩的自控水平都不高。

(2)放任型。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多采用情感惩罚而不是体罚或说理。这种教养方式也不能使儿童形成并维持自己的信念;这些儿童显得不成熟、退缩和不开心,且自尊心低,在三种方式中独立性及自我控制水平最低。

(3)权威型。权威型的父母主要采用说明、示范和其它的说理方式指导儿童的举止行为。权威父母的孩子能与人愉快地合作,能抵制诱惑且富于社会责任感,他们较另两类儿童,更富于自我信赖和自我控制,具有内在的行为自律准则。显然,最可能促进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教养模式是权威型的。

2.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互动经验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