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联系电话

400-857-1816

教师招聘考试练习每日一练练习题

发布时间:2020-06-28 14:30:00阅读量:

1.( )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A.心理评估

B.心理测验

C.心理诊断

D.心理测量

【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是心理评估的概念。

2.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A

3.把曾经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运用在以后的生活中。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 )。

A.语义记忆

B.陈述记忆

C.程序记忆

D.长时记忆

【答案】ABCD【解析】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在1分钟以上,直至保持终生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生活常识;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对课本知识的记忆既属于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应用到生活中同时也属于长时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4.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称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模式

C.教学目标

D.教学设计

【答案】D【解析】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5.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的目的不仅是要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而且是要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这说明了教育学的价值是( )。

A.丰富教育理论

B.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C.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答案】D【解析】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包括:(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教育学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6.关于我国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共性表现,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违反二者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B.二者以共同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

C.二者都对社会关系起调整作用,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

D.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

【答案】A【解析】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之共性表现为:(1)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以共同的现实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2)同一社会中,教育法规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教育道德具有共同的作用方向,反映的利益关系一致;(3)教育法律与教育道德具有共同作用,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作用具有共同性,它们都是对社会关系起规范作用,并对一定的利益关系的形成起阻碍或促进作用。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违反教育道德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7.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引起这种注意的原因是( )。

A.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B.刺激物的复杂性

C.刺激物的强度

D.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答案】A【解析】活动和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8.确定教育政策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方向正确

B.抓住要害

C.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D.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答案】ABCD【解析】确定教育政策目标一般要考虑四个因素:(1)方向正确,要符合国家总的方针政策;(2)抓住要害,选准突破口和时机;(3)适度,既不能过低,也不能高不可攀,而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4)具体,即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9.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班级活动

【答案】C【解析】群众性活动是一种面向多数或全体学生的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从题干中的“全校性”可以得知此活动是全体学生都参加的活动,属于群众性活动。

10.课程标准描述学生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 )。

A.可理解的

B.可达到的

C.可评估的

D.可模糊的

【答案】ABC【解析】课程标准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