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联系电话

400-857-1816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及答案_2020年5月22日

发布时间:2020-05-22 17:03:54阅读量:

1.关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构成,正确的是()

A.财政拨款为主,其他渠道为辅

B.自筹经费为主,财政拨款为辅

C.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款为辅

D.自筹经费为主,学校集资为辅

【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答案】C【解析】《教师法》第11条第3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故本题答案为C。

3.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与评价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答案】B【解析】理解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4.( )是最早出现义务教育的国家。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5.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

B.伦理本位

C.科学本位

D.个人本位

【答案】A

6.下列关于学生品德构成要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学生品德由知、情、意、行等因素构成

B.在品德发展中,知、情、意、行等因素均衡发展

C.知、情、意、行等因素相互独立

D.知、情、意、行等因素相互联系

【答案】C【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

7.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人际交往

D.规则意识

【答案】C【解析】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

8.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技术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到电影院看电影

B.幼蜂学筑

C.师傅带徒弟

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答案】B【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的、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0.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负迁移

【答案】B【解析】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例如,学习了“日”“月”对学习“明”的影响;掌握了加减法对做四则运算题的影响等。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