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5广西教招面试备考——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作者:师乐师考     来源:师乐师考     时间:2015-06-04 09:55:46     阅读:

    在教师招聘面试考试中,好多考语文教师的考生会有这样的疑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去讲一篇故事词类的文章呢,因此古诗文也就成了好多考生的 一大难关。在传统的古诗教学过程中,人们一直沿着这样一种教学的模式:释题目——解难字——译全篇——说情感——齐背诵。但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在新课改的前 提下已经逐渐被淘汰,那么如何在面试中夺得高分讲出精彩的部分呢,志公资深讲师给广大考生几点参考的古诗教学方法,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 创设意境,新课导入
    中小学古诗文教学既是国学学习,又可为深入学习国学奠基,意义非凡。 古诗文教学是硬骨头,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化难为易,使学生化愁为喜。如何设计导入也是关键的一步。
(1) 故事导入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篇,这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唐 代有两位著名的大诗人,一位叫李白,另一位叫孟浩然,他们俩是非常好的朋友。在阳春三月的一天孟浩然要离开黄鹤楼乘船去扬州,李白到江边送行,依依惜别后 李白伫立江边,凝视着远去的小船李白的心情很复杂,难过友人离开不知何时相见,痛苦不能和孟浩然游山玩水、吟诗作对,李白激情澎湃留下千古佳句《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以故事导入更贴切生活,使学生更兴趣盎然。
(2) 朗读导入
    《望洞庭》这首古诗是刘禹锡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写了秋天下洞庭湖朦胧秀美的景色。上课之前老师可以这样导入“有一首古诗景色描写非常生动,富有想象力,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朗诵体会一下诗中所描绘的幽静与美的意境”
(3) 悬念导入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一诗,开场我就抓住诗中地位和文化层次悬殊的两个人物设置问题: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为什么要写诗送给汪伦这位善于酿酒的普通农 民呢?这就在学生心中造成悬念,激发了学生急于学诗以释悬念的心理。又如教学陆游的《示儿》,我开场设问:“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下的绝笔诗,也是对孩子 们的遗嘱。在诗人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要告诉孩子们什么呢?”这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问题,学生自然感兴趣,于是产生了急于想知道诗的内容的欲望。
二、 整体感知诗
(1)了解诗人的风格
    风格是识别不同作家作品的标志,也是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区别的标志。在教学《渡荆门送别》前,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四年级学过 《望庐山瀑布》,让学生对李白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的风格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旧知,还能使学生对诗人和 诗词的感知能力不断深化。
(2)了解诗人的生平
    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对诗人生平遭遇、地位、成就以及后人对其评论进行介绍往往能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诗人,从而获悉作者由此养成的独特性格及写作特 色,有助于更具体地理解诗作和把握诗词情感。教学《春望》时,应了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诗人陷身安禄山叛军铁蹄践踏下的长安,目睹 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经受了国破家散的痛苦,因此才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重叹息,才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愤感慨。而教学《夜 雨寄北》时则需了解李商隐擅长骈文,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爱情诗缠绵悱恻,但过于隐晦迷离,故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 作郑笺”之说。
(3)了解诗作的背景
    诗因情而发,因时而感。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教学古诗词时如果能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就能站在诗人的立场上与诗人为友,这是进入 诗词意境的前提,也是把握诗词主旨的钥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张丞 相是谁?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面对浩瀚的洞庭湖,作者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言外之意是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 自己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