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官方微信
师乐联系电话

400-857-1816

2019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0-06-08 17:06:15阅读量: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2015年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之一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其二是“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2.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幼儿能认真完整地听教师讲故事体现了其注意的稳定性。

3.A【解析】3~6、7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小红在计算时,依靠花生这一具体事物来进行计算,这是运用了具体形象思维。

4.B【解析】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曾以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教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形式标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三大类:(1)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2)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3)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了解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认知目标。

5.C【解析】这种独白式的语言看起来就像是学前儿童在自言自语,实际上这时学前儿童是在有目的地运用语言对他的游戏和绘画等进行调节和指导,他并没有想要与他人交流,也并不介意他人是否作出回应。

6.C【解析】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出生后2年内发育较快。

7.D【解析】略。

8.D【解析】“合作者”角色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旁边,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共同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的“合作者”角色。

9.B【解析】范例是提供儿童观察欣赏的直观教具,可以是教师的范画,也可以是实物、照片、图片、图书等。好的范例可以帮助儿童了解、感受事物的审美属性,充实其视觉形象,丰富儿童创作内容;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和体验多种艺术手法,提高审美能力。但是,选择范例应有一定的标准。

10.C【解析】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B选项是芳芳已经达到的水平,A选项和D选项对于芳芳来说是达不到的水平。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1)儿童的学习特点是以无意学习为主,并且通过看似无意的生活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有生活就有儿童的学习。儿童的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学习,其认识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儿童通过动作以及与具体事物的接触,在生活中尽情地活动和思考。生活是儿童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2)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情景,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儿童的学习将是事倍功半的。反之,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他们可以较容易地感知事物的特征、理解一些规律,进而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获得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面的发展。

(举例言之有理即可)

12.(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13.内涵: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游戏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联系与区别:幼儿园教学活动由于受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制约,与中小学教学活动相比,有它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表现为主体性、活动性、启蒙性、直观性、整合性和灵活多样性。幼儿园教学活动要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思想,以游戏或游戏化的手段来开展各种活动,注重教学的启蒙性,多采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各活动类型、各领域内容、方法以及过程的整合,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很多研究者通过对成人游戏和儿童游戏的观察和比较发现,儿童游戏应包含以下特点: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自由性);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游戏具有假想成分,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社会生活,是虚构和现实统一的活动(虚构性和社会性);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愉悦性);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四、材料分析题

14.(1)前运算阶段(2~7 岁)。

(2)这个时期的儿童认知特点是以“自我中心”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视角看待客观事物,而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亮亮发现盒子里装的是蜡笔,他就以为欣欣也知道是蜡笔,这是幼儿自我中心的体现。

15.(1)第二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

(2)①幼儿是独立的人,因而有着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显然,幼儿在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活动时,他们对活动有很高的自主性。他们在游戏开始、进行、结束中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予以尊重,而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经验或实际生活就不予以理睬、批评,甚至强行制止。第一位教师直接为幼儿提供了烧烤材料,没有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第二位教师与幼儿提前商量,让他们自己寻找材料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②幼儿游戏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应考虑这种发展,如象征性游戏在小班处于萌芽期、中班处于高峰期、大班处于高水平期。因此,在小班应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玩象征性游戏;中班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对其游戏进行引导;大班则可以减少玩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增加在游戏中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第一位教师没有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第二位教师则考虑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

五、活动设计题

16.【活动总目标】

1.认识汽车的不同用途,并能能够根据汽车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

2.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通过实地观察汽车,进一步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

【子活动一】

活动名称:

不一样的汽车

活动目标:

1.认识汽车的不同用途,并能能够根据汽车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

2.学会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让儿童在生活中观察不同的汽车

2.物质准备:

关于汽车的动画片的剪辑;(从《汽车总动员》、《四驱小子》等关于汽车的动画片中挑出不同种类的汽车画面和情节。)不同汽车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话题

给幼儿观看关于不同种类汽车的剪辑视频,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引发谈话主题。

指导语:小朋友们在刚才的视频中,大家都看到了哪些汽车呢?

这些汽车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和其他汽车相比,他们哪里长的不一样?

(二)小组讨论,继续深入了解汽车

幼儿小组讨论“不一样的汽车”,探索不同汽车的功能。教师将不同的汽车卡片发给每个小组,并引导幼儿围绕“不一样的汽车”话题谈话。

1.引导幼儿区分客车和货车

指导语1:专门用来乘乘客的汽车是客车。(展示图片)

指导语2:专门用来装运货物的汽车是货车。(展示图片)

各组小朋友通过交流讨论小组内的图片,将客车、货车图片分好类,并向大家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

2.了解特殊用途的汽车

指导语1:这是一辆什么汽车?(出示铲车图片)你在哪里看见过的?它有什么用途?

指导语1:这是什么车?(出示环卫车的图片)它有什么用途?

指导语2:铲车、环卫车都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用途的汽车呢?

(三)幼儿小组合作探索汽车不同功用进行分类

指导语: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汽车了,让我们一起试试将他们分分类吧!

(四)活动延伸

1.“不一样的汽车”主题墙设计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去发现其他不同的汽车。建议幼儿可以画下来,或者拍下来。

将幼儿发现的不一样的汽车,以图画、照片的形式展示在“不一样的汽车”主题墙上,方便幼儿分享、讲述。

鼓励幼儿将汽车图片按照客车、货车和特殊用途的车进行归类。

2.“送玩具车回家”游戏活动

建议幼儿带来自己关于汽车的玩具,一起分享和讲述。

让幼儿将手中的玩具汽车按客车、货车、特殊功用的车分别停放进1号、2号、3号停车场。

指导语:小朋友们,大家互相检查一下,停车场内的汽车停对地方了吗?

【子活动二】

活动名称:

甜甜村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甜甜村》,以及调动幼儿日常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汽车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汽车尾气带来的危害。

2.通过情景创设,帮助幼儿体验无汽车尾气污染的清新空气的感觉以及身处其中的快乐。

3.鼓励幼儿积极表达他所认识的汽车尾气危害。

4.引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表达他理想中的环保汽车。

【子活动三】

活动名称:

小小交通员

活动目标:

1.体会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激发幼儿对交警的尊敬之情;

2.体会、懂得交通规则,对社会生活的秩序产生一定的认识;

3.学习并运用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

内容来源: